查看原文
其他

弘博头条 | 你的中学历史课有这么好玩吗?河南博物院“历史教室”落户省实验中学

2016-06-06 弘博网



今年儿童节,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宝宝们迎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“河南博物院·河南省实验中学历史教室启动仪式”在河南省实验中学综合教学楼举行,自此,一间被誉为“升级版历史教室”的特殊课室正式落户省实验中学。



身为历史doge的小编表示很羡慕-v-


一座老牌博物馆的探索创新


河南博物院是国家级、现代化的博物馆,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资源,是宣扬中原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。为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最大化,创建“历史教室”是一个有益探索,是河南博物院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示范项目。


对于“历史教室”,经常出入河南博物院的观众并不陌生。它以观众参与为特色,由科普讲堂、互动活动、文物保护观摩、特别活动四部分组成。通过专家、讲解员以及志愿者的解说,观众能够了解文物知识,还可以参与拼装斗拱、陶器修复、拓印年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。该项目在首届“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”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育案例,是河南博物院面向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开展教育服务的特色品牌。


2009年,河南博物院第一间历史教室在院内创建并对外开放。2012年,建设院外历史教室设想成为河南博物院拓展社会教育日程。如今,三家院外历史教室格局已经形成。

专家说


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表示:


“此次建成的河南省实验中学历史教室在以往历史教室的基础上,其功能展示和空间利用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提升,其中的多媒体资源、考古资料及文物标本展示、模拟考古区的互动设计成为该教室的亮点,营造出了‘可看、可听、可体验’的教育氛围。”



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把“金钥匙”交给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

这把钥匙代表着博物馆走进学校的新思路

也代表着同学们学习历史文化的新方法


一把开启历史之门的“金钥匙”


在“历史教室”的第一堂课,是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的项目负责人刘璐的《考古知多少?》。省实验中学的40多位师生代表聆听并参与了现场的活动,使同学们对考古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。同学们来到历史教室的互动展示区,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与考古知识相关体验活动,通过对各类文物标本、考古土样的观察、触摸及分类,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知识、了解考古的热情。


当日,在这所神奇的历史教室里,来自省实验中学汉服社团的同学还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,通过朗诵、汉服文化展示等形式分享了传统文化知识。




根据河南省实验中学师生的需求,河南博物院与省实验中学还将推出一系列教育课程,使其真正成为省实验中学新的校园文化亮点和激发师生创新力的“孵化空间”,进而带动历史教室项目的进一步发展,有效打破博物馆教育的空间局限和传统形式,让博物馆文化真正“扎根校园和社区、走近师生与公众”。


一间充满魅力的历史教室


河南省实验中学历史教室面积近200平方米,以走廊和教室构成主体,设有教学区、互动区和展示区,并可通过移动展板进行空间分割,适合博物馆主题活动、校园社团活动、班级活动及流动参观的各种需要。同时,历史教室利用空间进行内容布局,如文物复制品展示、图书阅览。


走廊设计将历史发展脉络作为主要展示内容,在地面以历史年轮和中国历史进行结合展示,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和重大事件有了整体认识。墙面悬挂有河南博物院重要文物的图片,并结合38个问题图板,让学生对历史和文物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。展示区是该处历史教室的创新和提升,将文明和考古作为主要的解读对象,通过世界版图、文字资料等,对文明形成、文明古国进行介绍与对比;结合图板、视频及各种文物标本对考古学概念和方法进行了基础说明。


此外,在历史教室的设备及控制方面,除了常规的投影和教学一体机外,还设置了pad、视频播放器对相关内容进行点选或循环播放。




相关链接


2015年3月,国务院出台《博物馆条例》规定:博物馆应当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。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,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、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。


“历史教室”正是河南博物院落实《博物馆条例》的举措,也是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示范项目。河南省实验中学“历史教室”是对博物馆与学校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全新路径的一次探索,能有效打破博物馆教育的空间局限和传统形式。



内容整编自河南博物院官方微信、猛犸新闻



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弘博网今日资讯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